王小山:为了火炬更安全
沿着奥运火炬路线采访,记不得从哪个城市起,火炬传递通道和观众之间开始用钢管隔离了,依稀记得在内地传递第一站三亚的时候,隔离物还只是根带子。是那种建筑工地搭脚手架使用的钢管,每两根钢管间,是一个和横向钢管垂直固定的三角,有的城市还把一头支出来,向着观众一方,像鹿砦,但比鹿砦复杂,可有效对付观众的冲击。钢管长阵似的布置贯穿着火炬传递后期,提前两三天到达火炬城市,就能看见工人们在大街上忙碌的身影。向他们鞠躬,为了火炬更安全,你们辛苦了。要知道,那些钢管在传递之后还要拆除,一来一往,要做很多天,确实不容易。现在想想,三亚火炬传递采取的措施确实还不那么完备,只要有毅力,任何人都可以挤进观众队伍,而且火炬手过后,还可以进行跟随跑,有很多年轻人还趁机开始了爱国游行;但现在,组织者废止了这种办法,所有的观众都要事先报名了,由组织审查无误后,才能作为观众出现在火炬沿线。经过审查的观众素质当然会整齐划一,为火炬传递营造了良好的气氛,我一直没机会仔细收看电视上的现场直播,我猜想,采取了这样有力的措施后,屏幕上一定会充满欢乐祥和的大好局面。有一些城市想出了更好的办法,比如昆明有一个很大的世博园,那里有很多好看的花儿,组织者就在园子里传递火炬,一圈,两圈……热心的观众都被劝说留在家里看电视,不经许可很难进入到现场;敦煌呢,采取的手段刚好相反,他们把火炬带到了城外,让观众留在城里,组织者想出了很多办法,比如在沙漠里,骑着骆驼传递等等,虽然手头没有资料,但我相信,这一定是奥运火炬第一次享受如此待遇。其实,电视直播比现场更有优势,别忘了,现场可没有特写镜头可供观看,通过电视工作者精心的导演和剪裁,电视画面要比现场看到的清晰准确,还能获得更多细节。既然如此,为什么一定要到现场呢?现在已经进入盛夏时节,拥挤的人群会让人眩晕。传递伊始,就有很多追火炬的人,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借机贩卖国旗等物,以补充路费的不足,这些人一般喜欢单打独斗,不容易管理,虽然客观上为渴望国旗的人带来方便,但也给各地整洁的市容市貌带来一定损害,所以宁夏中卫市城管想出了个好办法,把这些人集中起来,只准他们在火车站广场前边摆摊,真是一石二鸟的好事,一是满足了他们的生意欲望,二是维护了城市的清洁,更重要的是,管理起来相当方便,我眼见两个卖国旗的人为了争夺一块地方吵了起来,在城管的强力介入后,很快就得到了解决,如果不是统一管理,真不知道那两个人要对骂多久。其实,各城市对火炬传递的重视不是到了后期才开始的,在江苏时,一个当地负责保卫的人就告诉我,他们精心准备已达半年之久,所有步骤都演练过很多次了。即使这样,为了火炬的安全,组织者还是经常进行一些调整,时间和地点的转换,让火炬传递具有了一层神秘色彩,这样的方式有几种,一、取消了一些地方的传递,比如西藏山南地区、甘肃天水、辽宁本溪、山东日照和威海等;二、时间上进行轮换,比如按照公布的时间表,某一天应该在拉萨传递,但组委会提前一周通知相关人员,将那天传递活动改在了乌鲁木齐,这样,如果有人真想打火炬的主意,一定措手不及;还有,山西和甘肃的时间对调,但甘肃酒泉还是按照原来的时间传递,有神出*没之功效;三、瞬时变化,比如在吉林省,原定7月14日在松原,7月15日在长春,但当地人提前两天才知道,这两个城市时间上进行了对调,非常灵活。另外,各个城市里传递路线的改变也相当频繁,就不细说了,这让人想起火炬在旧金山传递时,为了应付可能出现的麻烦,临时改变路线,让想在火炬现场出风头的人失去了物质基础。不要小看这些不起眼的措施,火炬传递前期,只有一个舞蹈演员在福州表演了一字马,但后来的传递中,有跳舞的,有学孙悟空的,很多很多花样都摆出来了,不用猜都知道,和这些有力的保护措施不无关系。各地对火炬的重视达到了空前的地步,在银川,因为火炬下午要从机场到达,当地在上午就早早地封闭了通向机场的高速公路,稍微有点遗憾的是,他们没把封闭道路的消息通知机场,飞机正常起落,一些人错过了。我们当时也被堵在一条高速公路的收费站外,那里距离候机楼只有两公里,不过好心的警察开一面,允许我们搭一辆黑出租车进去,万幸赶上了飞机。出租司机这样评价封路活动:“这样做很对,火炬传递是国家大事,你们耽误飞机是个人小事,任何时候个人利益都要服从国家利益。”当然,我表示赞同他的说法,同时试图让他放弃为了这两公里而索要的100块钱,但被拒绝,他的说法更是要得:“有了我,既没耽误火炬传递,又没耽误你们坐飞机,还想不给钱?”钱当然给他了,说实话,我有点肉疼。不过,由于很多城市缩短了火炬传递路线,致使不少火炬手失去了参与的机会,他们中至少有一个人很不情愿,我的朋友,球迷老榕,说他自己本应该是青海格尔木的火炬手,但被取消了身份,他给我发短信,就说了两个字:气愤。一气之下,老榕跟团到台湾参加首游去了,也算失之东篱,收之桑隅吧,对他这种随时能够补偿自己的人,呵呵,我也就两个字: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