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获悉,微流控凝血企业浙江普施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普施康”)已完成数千万元B轮融资,由元生创投领投,国药资本跟投,方圆资本
Optimascapital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据介绍,本轮资金将用于微流控凝血新产品开发、产能扩大及市场推广。此前,普施康已获得包括涌铧资本、雷雨资本等行业知名基金的早期投资。
普施康成立于年,它专注于微流控凝血领域,此前36氪对其有过详细报道——其核心定位主要体现在以离心微流控作为技术平台,结合微量全血分离功能,探索凝血(即血栓与止血)、化学发光免疫等领域的医疗应用,包括POCT检测仪器、微流控盘式芯片和配套的诊断试剂,医院急诊、医院、医院、临床科室和移动医疗新型诊断系统等场景。
36氪此前曾提及,普施康自主研发的微流控凝血MC仪器和试剂已顺利上市销售,据公司创始人兼CEO余波博士透露,截至目前其装机量已突破百台,覆盖到除了早先预期的乡镇、民营、医院外,医院——大约占到30%。
据余波此前介绍,相比于其他微流控公司产品,MC具有全血上样、多人份多指标的优势(其他微流控公司产品多以单人份为主),可在18分钟同时检验6个人的样本,进一步降低检测成本。
他表示,其低成本的优势让医院的青睐;但更重要的是,它将离心和微流控有效结合,实现了全血检测功能,能极大提升检测效率,满足胸痛中心、ICU等特定场景的特殊需要,突破了过往凝血检测供应商(半血功能)无法解决的痛点。
值得一体的是,在疫情期间,MC和配套凝血五项试剂对感染新冠肺炎的重症患者出现的诸如呼吸困难、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出凝血障碍、严重者D-二聚体升高、脓毒性休克等疾病,具有较好的检测效果,该产品也入选了由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组织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治急需医学装备名录(第二批)。
此外,普施康在便携式凝血检测领域的探索——便携式微流控凝血分析仪MC也已取得突破性进展。据悉,MC系列产品能满足消费医疗(口腔、眼科、医美等),宠物医疗,基层医疗初筛,抗凝药用药过程监测等不同场景的即时检测需要,极大拓宽了凝血检测的市场场景。
根据团队此前的调研,MC这类的便携式凝血检测产品未来会大有可为,以牙科诊所举例,洗牙拔牙之前,凝血检测基本上是标配,这样便携式凝血就可以把场景从院内的手术室、急诊/ICU,拓展到院外口腔门诊、医美门诊,大大地拓展了凝血分析仪的应用场景,中国单口腔诊所数量就有6.5万家,全血、快速、小型、全自动、成本低的优势更易渗透诊所市场。
据余波透露,MC产品即将获得CE认证,预计5-6月可实现上市销售;此外,CFDA也在同步申报,预计年底成功市场化。
而在整个市场供给端,国内外的凝血公司主要集中在中、大型全自动凝血分析仪的开发。目前针对急诊检验、手术过程中和ICU、医院与诊所血凝检测所需要的小型化POCT凝血检测分析仪的开发这些公司涉及较少。
据悉,国外手持式凝血设备采用电化学的方式,以罗氏CoaguChekXS系统为代表,只测一个指标,用于口服抗凝药物检测(PT/INR);国内有厂商拓展到凝血四项/五项,凝血检测芯片良品率低,如何保证准确性是个不小的考验。
区别于上述产品,普施康团队的便携式微流控凝血分析仪MC则采用了光学凝固法,同时兼顾免疫比浊和发色底物法,把小型全自动变成便携式设备。目前,MC能实现全血上样,同时检验凝血四项/五项及一些特殊凝血项目指标的检测。
值得